原創 安逸耘 題記:今天這的篇,是幾年前的一篇博文,講真,看第一遍的時候,都沒太看懂,才又看了一遍,修改都無從下手。我的意思是,很生疏,不像自己寫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寫作風格,感覺我的風格飄飄忽忽的……也不知是好,還是不好。有理性分析,有隨意發揮,和如實記錄日常雜感。在公眾號里,日常寫記,還是蠻有市場,你寫那么拽,人家不如去看大家名作。 最拽的是,有人自己的文不見得為讀者輸送了什么知識能量,竟是大言不慚,教訓起他人來。我就覺得,大部分人,文可能寫得不妙,自己寫自己的,不冒犯指摘他人,是最好的道德和善良。 用馮唐的話:人家怎樣寫,關你屁事。 ------ 《他》 看別人博客寫哲學:哲學家是些邊緣人格,他什么事都看不慣。他特別討厭兩種事物:一是舉止優雅,一是生活幸福。哲學家都是些痛苦的角色,是些小丑一樣的人物,常想著給人扣屎盆子,尤其喜歡自拋自扣。 作者寫嚴肅哲學與大眾哲學,我特別想插一句,你的一段話讓我覺得還有一種擦邊哲學。因為作者描述的性格不是出現的哲學家身上,而是出現在普通人身上。 身邊人對號入座,90%的切合度。 我一直奇怪他的性格,說好不說,說壞不壞,像正常人,又和正常人不同。我說過他:你往前一步,是天才,你退后一步是魔鬼。他笑,說他是天才與魔鬼的混合體。這樣的人活在人間,苦大仇深,有厭世感。 ------ 我讀到然石先生的博文中的那句話,突然茅塞頓開,有了新的剖析認識。 他原來是哲學家的料,只是欠了火候。做哲學家,他資質不夠;他淪為平常人,又有著哲學家的瘋與癲。仿佛,入世的心性修煉,突破一重又一重,而錯了一重,錯了初衷,違背著你的本意,世界不按你的想象推開,世界有它自己厚重的密碼,而你重塑了新的人格面對這一切,是小心謹慎,同時又是你剛入世時初生嬰兒般天真——哲學的那層殘渣你始終沒有過濾掉,它們一直梗在你心里。 我不喜歡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多一層使命:滅火。 他把電瓶車停好,向我走來的同時,嘴里在說著什么,我問他,你在嘮叨什么。他說,我就是看不慣穿的西裝革履,打手機裝B的人…… 我走在街上會無視很多人,但他不,他輕而易舉地看到各種他不想看到的人和物。 鮮活的世相里,怎么可能都是你看愛的風景?你不能有點包容心嗎?你不能無視嗎?他說不能,除非我窩在家里。 ------ 窩在家里也不行,在家里會上網,網上一大堆奇文怪事,一樁更比一樁惡心。 剩下的10%是他對幸福的感受,他享受幸福,他不會覺得幸福是可恥的,不會離家出走。哪怕他有遁世的念頭。 他有很多次的跟我說:想出家做和尚。 我打趣著:好啊,那我去做尼姑。 距離我們這座縣城6.6公里處有座四A級的森林公園,據傳春秋時,有鑄劍之稱的歐冶子在此地山上鑄劍。山頂常年煙霧繚繞,善男信女燒香許愿的有很多,山腳下也有幾座巍峨的寺廟,不時有僧人念經的聲音傳過來。 他說就到那里做和尚離家近,偶爾還能回來。 想著回來,代表還戀著紅塵,到底是個俗人。 +10我喜歡
原創 若塵 每個人都必定有優點,也有缺點,與人相處,太過親密,缺點便會暴露,如果對方是一個包容心很強的人,他會接受你的優點和缺點,但這種人世間不多。 世上的人多是只愛美,不愛丑,只能接受別人對你好,不能接受別人對你壞,而與這種人相處,不可太過接近,不可太親密,不然便會暴露缺點,引起對方的不快,從而產生矛盾,關系無法維系。 與人相處的最好狀態,是真心相對,卻又適可而止,不要讓人感到不舒服,不要暴露自己的惡。 世上不存在絕對的善人(除了佛祖),每個人都是善惡相伴,你暴露出來的善多,你便是個善人,你暴露出來的惡多,你便是個惡人。 與人相處之道,是個艱難的學習過程,沒有人生來就會,只有不斷努力,方可習得。 相處之道,最重要的是,看清人心是善惡并存的。不要把人想的特別好,多好的人都有惡的一面;也不要把人想的特別惡,多壞的人都有善的一面。 看清人心是善惡并存之后,要培養自己的包容心,與人相處,最難的是接受對方不好,每個人的行為都是有一定邏輯的,在對方做出對你不好的行為后,你要站到對方的立場上,用對方的邏輯來考慮一下,對方為什么會這樣做,再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在接受對方的不好的同時,改變自己的不好行為。 與朋友相處是這樣,如果你與競爭者和同事相處(同事是潛在競爭者),更是不可太過親近,如果你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對方,那我告訴你,缺點就是弱點,一旦競爭,對你是致命的傷害。 不過也不用太過在意,生命本身就是一個過程,不用太在意,不用太計較,也不用太在乎,一個過程而已。 +10我喜歡
作者:彪德福.瘦 端午節那天,在村口的小店里,啞佬三的侄子告訴我知道啞佬三死了。啞佬三的侄子說這話時神情淡然,像在說著一件與他無關的事情。坐在小店里閑聊的人似乎也對這件事情不感興趣,一點也不意外的樣子,繼續著他們的談資。 我很愕然,既在感嘆生命的消逝忽如燈滅,也在唏噓啞佬三活了一輩子卻永遠都是路人甲,連死去也無聲無息,換不來人們的一聲嘆息。我以為會有人通知我明天去祠堂幫忙操辦啞佬三的喪事,但沒有,也就是說,啞佬三的后事按村規習俗去辦——不用族人去送他的最后一程。 回家的時候,我故意經過啞佬三的家門,看見破敗的木門緊閉,四周悄無聲息,幾只蟲子在門口飛舞,陽光照射中,蟲子的翅膀在陽光下撲閃撲閃…… 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悲涼油然而生。 我把啞佬三過世的消息告訴母親知道,母親的反應也很平靜,只是輕輕地“哦”了一聲,然后像在喃喃自語,說什么人就這么一輩子了。我忽然想到,啞佬三雖然不曾娶妻,但他有很多親人呀,應該可以有一個像常人一樣的喪禮吧。于是問母親:“啞佬三又不是一個人,怎么就不能讓親人送送他呢?”母親放下手中織作的竹笪,說:“寡佬嘛,無子送終就是這么回事了。雖然我知道習俗是這樣,沒結過婚的人死后不會有人送終,連他的山墳也不能讓還沒娶妻的人去拜祭,但母親說出這話時,我還是覺得有點世態炎涼的郁悶。 一個走完一輩子不容易,尤其是啞佬三這一代人,經歷過饑荒的年代,風里雨里走過來,實在是在苦水里泡大的。現在塵歸塵、土歸土,雖然不曾娶妻生子,但畢竟也活了七十多年呀,為什么要用不婚這一點與其他人區分開來,讓他的喪禮連一聲哭喊也沒有,是不是有點不近人情了呢? 從我記事那時開始,就知道啞佬三是個啞巴,但他并非完全不能說話,他可以結結巴巴地說些簡單的對話,只是含糊不清而已。話在他的喉頭咿咿呀呀,加上手勢,村里的人基本上都能明白他想要表達的意思。他的不會說話不知道是天生還是后天所造成,反正我從來不覺得他可悲,因為他除了不能說話之外,其他的與平常人并無兩樣。 他身高體壯,人又勤勞,是他家里的的勞動好手,比許多人都要能干。時至今日,和我同齡的人還經常拿小時候偷啞佬三瓜菜被追打的事情取笑對方,揶揄對方不知好歹、狗眼看人低。其實,在我的認知里,啞佬三是個讓人又恨又怕的人,根本與身有缺陷遭人岐視搭不上邊。 小時候,我的眼里啞佬三的菜園十分神奇,一年四季瓜果不斷,怎么都吃不完。如果說起啞佬三,首先想到的還是他的菜園,印象太深刻了,因為他的菜園里好像什么都有,說得出說不出的瓜菜都有。因此,我經常打他菜園子的主意,伙同小伙伴們想著法子去偷點瓜果來解解饞。可是,啞佬三人比較吝嗇,知道他的菜園子惹人眼熱,于是處處提防,一刻也不放松。 為了防盜,他在園子布荊棘、裝玻璃倒刺、種刺藤,甚至丟很多動物骨頭在籬笆墻根嚇唬人。留給我們出手的機會并不多,我們只能看著他家的小孩子拿著黃澄澄的果子滿大街啃而把我們饞得口水橫流。偶爾得手了,啞佬三很快就會知道,拿根棍子把我們攆得滿村子亂竄。他還會上門討要說法,手拿鐮刀,呲牙裂嘴,呀呀大叫,樣子怪嚇人的。正因為如此,雖然我們極度眼熱于他的菜園子,可是忌憚他的異于常人的兇狠,所以從來不敢貿然動手。啞佬三還記仇,能記住所有偷過他東西的人,見著面就沖人家吼,甚至作勢要揍人。反正誰惹他他都會不依不饒,我們怎會不怕他呢? 按他年輕時的勤勞能干,雖然身上有點小缺陷,但也應該不至于娶不上老婆的,可他就是沒成家,一直和他的母親生活。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如果嫁給了啞佬三,應該不用擔心會餓肚子,之所以娶不到問題,可能是因為他不光是個啞巴,而且腦子也有點問題所致吧。 我長大以后,基本上沒有和啞老三有過語言上交流,甚至遇見的機會也很少。可每次看見他他都是一個人,背著手,在村里慢悠悠地走著,見誰也不說話,仿佛他的世界里只有他一個人。我有時會想,如果他能說話,他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境況嗎?我想一定會,起碼走起路來也風風火火吧。大聲說、大聲笑,去廣州、去北京,穿皮鞋、穿牛仔……他現在最想要什么呢?想要會說話?想要成個家?會不會埋怨上天對他的不公?有沒有為他的以前有過那么一丁點的自豪? 我相信,如果他不是個啞巴,他的命運一定會被改寫,就算不能成為大富大貴的人,但起碼百年后一定會有一個與他人無異的喪葬之禮。 可惜,這些都是如果。 第二天,我要出發他鄉了,我背著背包經過啞佬三家門口,發現那扇發黑變霉的木門依然緊閉著,四周依然靜悄悄。沒有喪事的人聲嘈雜,更沒有香燭煙霧彌漫,一如昨日,仿佛什事也沒有發生過。而事實上,這間老房子的主人已經離世,結束了他一生的使命,正躺在屋子里,等待殯儀館的車子來把他拉走。 這時候,走來了兩個小孩子,把玩著手里的玩具,玩具不小心飛到了啞佬三的門口,兩個小孩子若無其事地走過去,撿起來,又若無其事地走了。 連小孩子都不覺得啞佬三的死是一回事,若他泉下有知,應該是悲還是喜呢? 走到村口,我問一位堂兄:“為什么一點動靜也沒有呀?”堂兄顯然不知道我在說什么,他問:“什么動靜?”我說:“啞佬三呀。”堂兄笑了一下:“他情況特殊,民政局會搞定。” 過了一會,啞佬三的親人們出現了,圍在路邊的樹底下商量著什么。就這樣,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儀式。習慣了送葬的熙熙攘攘、紛紛擾擾,現在驟然發現原來喪葬可以這冷冷清清地,突然覺有點奇怪、有點詭異。 天氣很熱,太陽毒辣地炙烤著大地,知了在樹上聒噪,人民在樹底下說話,汽車轟鳴而過…… 時間緩緩流逝,不會為誰停留半秒。 我坐上了前往他鄉的城軌,列車飛馳,景物在車窗外飛快地掠過。 坐滿人的車廂一片沉寂,車上的人或玩手機、或聽耳機、或閉目養神,除了客上客下時的短暫騷動,大家都目不斜視,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云淡風輕,就算是面對面地坐著也彼此不瞅不睬。 忽然想到,人天生就是一個個體,各自帶著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就算是至親的人也叫別人。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也絕不會捎帶上誰,什么親情、友情、愛情,都是身外物而已。死了就死了,后人對他所做的一切,他一概不知道,像一陣風,消失得徹徹底底,對死者所搞的喪葬儀式,對死者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生者大搞排場表達哀思,都是生者的一廂情愿而已。 這樣想來,啞佬三的喪葬靜悄悄,并沒有什么不好,結束了的事就讓它安靜地了結,不去驚動任何人。或許,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獨立于世,在事事講究禮數的當下,能安靜地死去,并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 什么因得什么果,一切都有定斷。啞佬三既然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做了一個卑微的人,那么,卑微地死去也在情理之中。 愿逝者安息! +10我喜歡
《原則》(小小說) 作者:鄒少林 霞光追人,落在城市,風度翩翩的王林與風姿綽約的李芬兩老板在五星級酒店洽談合作項目。斛光交錯中,李芬不勝酒力,醉暈暈的。王林攙扶李芬到前臺開房。 “確定開一間房嗎?”服務員問。 “是的。”王林說:“她喝多了,麻煩你叫一名女服務員把她扶送到房間。” 接著,王林給李芬的愛人打電話。“喂,你是李總的愛人嗎?我是李總生意上的朋友,她今天喝的有點多,現住在ⅩX酒店X號房間,麻煩你過來一下!” 李芬到了房間,忽然對攙扶的女服務員說: “我沒醉。謝謝你,你去忙吧!” 王林離開酒店回公司,車上他接到電話。 “喂,王總,就憑你的為人,我現在就同意我倆的合作項目,明天咱們雙方正式簽訂合同書。” “咱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10我喜歡
張慧娟的部落格27000宋致名的推薦評比清單謝紫廷的優惠好物史昇芸的優質推薦評比62119姚瑋婷的優惠好物34090黃靜怡momo會員專屬優惠90360吳佳政的優質好物推薦92231江松薇的推薦評比好物
遺落在季節里的夢 (2) 柯維佐的評價心得又是秋風蕭瑟時 (2) 陳志亨的評價心得索之:去山上挖野菜(九首) (2) 賴家慶的開箱推薦文天地81162